为了解决同学们在确定研究方向后,从事科研工作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包括:如何撰写文献综述,创新点怎样发掘,实验应当如何设计等诸多难题,学院研究生委员会—学术网络部举办了一场以“论文的诞生—从构思到投稿”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活动,意在通过让同学们与优秀的师兄师姐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解决大家的困难与疑惑。活动于当晚七时在学院三楼会议室召开,有30余名同学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大家的“老朋友”农喻媚作为经验分享嘉宾。农喻媚是2019级结构工程博士,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互联网+竞赛区铜奖等奖项,并发表SCI一区一篇、SCI三区一篇;不仅如此,农喻媚还曾担任土木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副书记、研究生委员会党建部副部长、博士班团支书等职务,品学兼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进行经验分享时,农喻媚将论文的诞生分为论文的选题、试验的设计、论文的撰写和投稿与返修四个过程;同时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农喻媚还以自己的一篇SCI为例,为大家就论文的产生做了更细致的讲解。首先,选题是一个漫长且重要的过程。一般来说,导师会根据课题组现有的资源,为同学规划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而研究方向具体细节则需要同学们自行把握,这时,文献的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大量阅读文献能够帮助你了解你所从事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便寻找到现有研究还存在的且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文献还能为你提供解决现有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帮助你构建看待这些问题的知识体系;而当你真正明确了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时,精读专著、专业书籍、论文讨论部分的相关内容,能帮助你解决研究过程中更为细节、深入的问题。不难看出,文献的阅读将伴随着论文选题的整个过程,只有充分的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才能够让我们的研究起点变得更高。
农喻媚将试验设计的原则概括为:紧紧围绕“创新点”,“对比”不可或缺。即在开始进行试验之前,一定确定自己的实验目的,明白自己所做试验的意义,想要得到什么;同时还要注意试验的对比,否则不易证明自己的观点,无法达到说服审稿人的目的。在试验完成后,要尤其注意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农喻媚指出,一篇优秀论文与普通论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试验结果规律与机理的揭示的是否深刻、充分。对试验现象不能只进行简单的描述、得出浅层的结论,应该从试验结果中找出规律、发掘现象发生的机理,探索出能解处理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到这些,你的论文就能大放异彩,让人眼前一亮。
在得到自己的试验结果或模拟结果后,可以按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绪论的顺序来撰写论文。研究方法的撰写主要是阐述研究方法的细节,最好能达到别人看了能够重现的效果(除具有保密性的内容之外),因为对于审稿人或是读者来说,文章明了易读、并且有价值的创新点、论文的核心点突出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结果与讨论,最重要的是通过试验结果来揭示机理与规律。之所以将绪论放在最后,是因为绪论要能体现出自己对相关的已有研究有全面的了解,体现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绪论也因此成为最难书写的一章,将绪论放在最后书写,能在保证绪论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加快自己的撰写进度,避免因写不好绪论而迟迟无法进行下一步工作的状况。
当论文的撰写工作完成,进入投稿与返修阶段时,农喻媚提醒大家要摆正心态,因为论文从投稿到收录的过程中,可能还会经历多次的返修。这时要认识到,修一篇论文的工作量不亚于写一篇论文,同时也要清楚,审稿人并不是在刁难你,而是在帮助你完善论文。你需要做到的是:阅读审稿意见,先分辨出审稿人提出本条意见的原因是论文表述不清还是研究内容存在争议;要既认可审稿人的意见,又引用文献验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最后深入思考审稿人提出该问题的用意,全面地进行回复。最后农喻媚提醒,对待修稿这件事,要舍得动刀,慢慢来,才比较快。
在农喻媚完成经验分享后,研究生沙龙进入了问题交流环节,大家就自己在从事科研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与农喻媚交换了意见。其中有的同学提到,自己从事的试验,时间周期较长,在等待试验结果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应当怎样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农喻媚指出,其实我们进行试验或模拟时,在得出结果之前,我们的心中其实对结果的大致情况有一定的预期;在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就心中预期的结果,写出一个大概的论文框架,如果实际试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则可以套用事先准备的框架,完成论文的撰写;若试验实际结果与预期不符,则可以在论文框架中,加入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内容。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漫长的结果等待过程中,无所事事的尴尬局面。
研究生沙龙活动于当晚20:10圆满结束。参与沙龙的同学或许所有收获,或许仍有未解决的问题,但相信在听完农喻媚的经验分享后,一定有所启发。
此次沙龙活动意在帮助同学们解决在初步从事科研工作时遇到的难题,但也不只局限于此,我们更希望通过研究生沙龙活动来引发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在听取他人的经验分享后,能提高自己解决的能力,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不断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最后,作为研究生沙龙活动的主办方,我们真切地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学术网络部的研究生沙龙活动。同学们的参与及反馈,能让我们发现更加有趣的话题,找到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更好的为大家排忧解难,为大家服务。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氤氲书香里,沙龙荟群英!


